港股市集回暖,除了免佣金开户和转仓送腾讯股票以外,一些香港券商还奉行零利率打新融资以争夺客户。
券商中国记者获悉,“孖展”(融资融券)告贷打新的融资利息为零,意味着券商无钱可赚,沟通到资金本钱致使可能吃亏,这种作念法更多的是为了收受客户,期许从其他往复业务中弥补。
旧年以来,赴港上市的中资企业颇具有代表性,港股融资打新慈祥一度激越,往往出现逾额认购数千倍的热点新股。不外新股破发亦然常事,本年香港上市的9只新股就有4只首日破发,包括刚上市的茶饮股古茗,投资者遴荐高杠杆打新融资还需注重风险。
打新零利率融资
近期,港股市集迎来“小阳春”行情,不少香港券商大手笔抢客开户,耀才、华盛、老虎等券商推出“免佣金”优惠,还有转仓调停股票,有的券商送100股腾讯控股,有的券商送巴菲特的重仓股西方石油。
值得注重的是,申购新股(俗称“打新”)亦然券商收受客户的要害神态,一些香港券商不吝提供高杠杆融资打新,而且推出“零利率”以争夺客户,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,不少明星企业登陆港股,打新成绩效应捏续瓦解的情况下。比如2024年的毛戈平、布鲁可等IPO样貌,均在上市后录得亮眼涨幅,进一步促进港股打新升温。
“打新主若是在赚吵杂,券商并不若何成绩。”某港股券商市集部筹商东说念主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,咫尺大部分券商是不收新股认购费和孖展利息的,港股市集恒久打价钱战,一朝有券商不收利息,其他券商都会跟进。但打新的客户多了,投资者成绩了,往复茂盛了,成绩的契机老是会有的。
“咱们服气,后续还有更多内地不同鸿沟的优秀企业赴港上市,使香港证券市集愈加活跃。”前述券商东说念主士暗示,比如刚刚通过聆讯的蜜雪冰城,以及日前晓喻递交港股上市恳求的宁德期间。
融资杠杆高达100倍
旧年以来,中资企业赴港上市的激越持续,跟着港股市集成交活跃度普及,港股融资打新的慈祥一度激越,往往出现逾额认购数千倍的热点新股,香港券商致使提供杠杆高达100倍的打新融资。
Wind统计,本年以来,香港市集已有9只新股上市,包括布鲁可、宜宾银行、赛目科技、古茗等,其中布鲁可的新股认购倍数高达1200倍,中签率最低只好0.08%;古茗新股认购倍数为39倍,中签率2.57%。
据了解,民众拼搭变装类玩物商布鲁可,被称为“中国版乐高”,其打新融资申购时,一些香港券商不吝提供杠杆高达100倍的打新融资,并推出“零利率”的融资优惠,招引了多半的投资者加入。此外,近期潮水玩物公司泡泡玛特的股价不休走高,因此布鲁可也备受市集关注。
富途的一份阐扬高慢,旧年港股新股认购市集快速升温,取得百倍以上认购的企业高达25家, 5家企业取得千倍以上认购。认购市集火热之余,新股“成绩效应”也捏续普及,全年分裂有26家和7家企业首日收涨超10%和50%,远高于旧年的16家和3家。
比如旧年的明星IPO毛戈慈祥草姬集团均触发高倍回拨,认购倍数高达165倍和1217倍,中签率分裂为0.6%和0.08%,上市首日也录得76%和10.4%的涨幅。
不外从打新融资来看,100倍的融资杠杆如实很稀有,大多数券商提供的打新融资杠杆都在5倍足下,融资利率则各有不同,一些互联网券商为了获客径直不收孖展融资利息,不事后续往复仍在平台上进行,投资者也会孝顺佣金收入。
新股成绩效应如何?
新股成绩效应仍在捏续,但也不乏上市首日跌破刊行价的新股,这与市集的活跃度和新股订价密切筹商,个股之间的相反也值得沟通。
从市集情愫来看,春节之后,港股二级市集成交活跃度捏续普及。Wind数据高慢,2月17日港股成交额为3303亿港元,已流畅四个往复日在2000亿港元之上,而2024年全年港股日均成交额仅1319亿港元,其中很大部分如故机组成交。昭彰,咫尺港股的市集成交热度和流动性优于旧年。
记者统计,2024年香港新股上市,约有三分之二的新股首日股价高涨,三分之一下落。不外限制年底,则全年只好不到一半的新股达成高涨,卓著一半的新股涨跌幅为负。而本年在香港上市的9只新股就有4只首日破发,包括刚上市的茶饮股古茗,投资者遴荐高杠杆打新融资还需注重风险。
富途提供的数据高慢,取得市集逾额认购并进行高倍回拨的企业,出现首日收涨的情况多于公开市集分派少的企业。2024年,公开市集分派在30倍以上的企业中,有27家企业首日出现高涨,占总额的61.4%;若将技巧线拉长至2021年,公开市集分派在30倍以上的企业中,还是首日收涨的企业占多数 ,比重接近60%。
虽是如斯,但认购倍数高达上千、上百倍的新股,中签率很低,新股的成绩效应也会下降,而且投资者在高杠杆融资打新的同期,必须属意打新并不是稳赚不赔,新股首日破发亦然常事。
日前,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样貌示,香港证监会咫尺正在谛视8家券商,检视券商新股融资策略是否稳妥、券商是否充分沟通客户的偿还才气以及是否设定稳当的贷款名额,以幸免过度融资。
相配提示投资者,应该谛视哪些逾额认购是新股本色需求,是否与超购倍数匹配,但愿投资者遴荐审慎作风,切勿一窝风奴婢认购,不要以为高倍数逾额认购的新股一定会高涨,咫尺新股逾额认购的含金量已没以往那么高。尤其需要注重,即使新股IPO时公确立售部分获数千倍逾额认购,隔一段技巧之后也可能破发。
不外新股逾额认购倍数的出现也与港股市集王法相关,自香港2023年11月推出FINI后,券商只需按规章预留IPO中可获配的最高股数对应资金,而不需要预留孖展假贷一王人资金,这也就大幅减少了券商的资金本钱,因此各家券商纷繁推出超高杠杆倍数孖展优惠获客。券商向客户征收小额保证金,就不错用孖展大额申购新股,径直推高了新股公确立售逾额认购倍数。